美国以IEEE929-2000《光伏系统电网接口推荐标准》为基础,制定了光系统接入电网标准。由于欧美国家光伏电站呈现分布式的特点,因此美国主要参考IEEE1547-2003《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标准》、UL1743-2005《应用于分布式电源的逆变器、变流器、控制器标准》标准执行检测。
德国以BDEW标准《发电设备接入中压电网》为基础,补充制订了第3部分《接入中压、高压、超高压电网的发电单元电气性能指标》、第4部分《发电单元及系统电气性能建模与验证要求》两项标准,其内容覆盖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。另外,在2011年,VDE颁布了VDE-AR-N4105-2011《发电系统接入低压配电网》。
光伏组件表面应保持清洁
每月应定期检查光伏发电设备表面是否清洁,每季度至少清洁一次,清洗光伏组件时应注意:
(1)应使用干燥或潮湿的柔软洁净的布料擦拭光伏组件,严禁使用腐蚀性溶剂或用硬物擦拭光伏组件。
(2)应在辐照度低于200W/m2的情况下清洁光伏组件,不宜使用与组件温差较大的液体清洗组件。
(3)严禁在风力大于4级、大雨或大雪的气象条件下清洗光伏组件。
(1)光伏组件不存在玻璃破碎、背板灼焦、明显的颜色变化。
(2)光伏组件中不存在与组件边缘或任何电路之间形成淬通通道的气泡。
(3)光伏组件接线盒不允许变形、扭曲、开裂或烧毁,接线端子良好连接。
(4)光伏组件上的带电警告标识不得丢失。
光伏组件和支架应结合良好,两者之间的接触电阻应不大于4。
(6)光伏组件必须牢固接地。
(7)在无阴影遮挡条件下工作时,在太阳辐照度为500W/m2以上,风速不大于2m/s的条件下,同一光伏组件电池上方的组件外表面温度差异应小于20℃。装机容量大于50kW的分布式光伏,应配备红外线热像仪,检测光伏组件电池上方的组件外表面温度差异。